大暑|雨水多湿气重,艾灸祛湿气刻不容缓!

北京宛灸堂    艾灸小常识    节气养生灸    大暑|雨水多湿气重,艾灸祛湿气刻不容缓!
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,也是雨量较大的时节。而今年我国很多地区雨量新高,湿度很大。而“湿”也是夏天的主气,因此大暑时节的养生重点在于"祛湿"。
 

湿气是什么?湿气是外湿气入侵体内以及体内多余水分无法排除造成的。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,与热在一起叫湿热,与风在一起叫风湿,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。湿邪不去,吃再多的补品、药品都效果不大。

湿气形成及危害

 

 
湿气一般是由外湿气入侵体内产生内湿气,如经常淋雨、穿湿衣服、太冷衣服穿的少等等;同时饮食不当也可能产生内湿气,比如夏天吃冰棍伤了脾。­ 每年夏季,此时湿气当令,人体中的脾与之相应。
 

湿在中医里又叫“阴邪”,而脾为至阴之脏,喜燥恶湿,所以脾气在七八月的时候最旺盛。如果长夏湿气过盛,就容易损伤脾脏。同时,脾主运化水液,它的特点是阳气易衰,阴气易盛,湿邪侵犯人体后最易伤害脾阳,而脾阳的虚弱也进一步助长了湿邪的侵入。

 

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湿气

 

 
1、起床时看感觉,如果出现头发昏,打不起精神来,或是像穿了件湿衣服一样,浑身不清爽,人也懒得动等情况,那么可以肯定你体内有湿了。
2、如厕时看大便,可以观察一下大便。是不是粘在马桶上,冲好久才能冲干净。
3、洗漱时看舌苔,健康的舌红苔薄白不滑不燥。如果舌头达不到这些指标,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。

4、刷牙的时候有呕吐、恶心,嗓子里边总是有丝丝拉拉的、不干不净的感觉,这是有湿气的症状;常常感觉小腿肚子发酸、发沉等症状也是有湿气的症状; 

艾灸祛湿气事半功倍

 
古话说得好:“千寒易除,一湿难去。但是有了艾灸就简单多了,因为艾灸具有开郁、补阳气的作用,可以快速运化湿气,蒸腾湿气,就像太阳蒸发水气一样简单!
 

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段,对体内湿寒之气的人来说,是祛除湿气、寒气的最佳时期。这个时间段也是“冬病夏调”的最好时间。

 

祛湿气还可以贴敷宛灸堂三伏贴,效果堪比艾灸馆,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、天气最热的三伏天进行贴敷。因为此时人体阳气也是最充足的阶段,是祛湿寒最佳时机,可以借助大自然的温热之力,再加上三伏天人体皮肤腠理开泄,祛湿气效果事半功倍!

 

北京宛灸堂为大家推荐大暑节气艾灸阴陵泉、足三里、承山、丰隆等穴排除湿气

1、阴陵泉穴

取穴方法:
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,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,与足三里穴相对。
取穴原理:

阴陵泉 是脾经的合穴,从脚趾出发的脾经经气再这儿往里深入,可以健脾除湿。如果你体内有脾湿,按这里会疼,但是坚持施灸,你会发现疼痛再逐渐减轻,说明你的脾湿在好转。

 

2、足三里穴

取穴方法:
位于小腿前外侧,当外膝眼下3寸,距胫骨前缘一横指(中指)。
取穴原理:
足三里是治脾健胃的第一穴,除湿当然也少不了它。刺激的最好方法是艾灸。每天用宛灸堂艾条施灸,可以协助阴陵泉祛湿。 该穴是一个祛湿的要穴,而人体湿气大就容易滋生细菌,引起水肿,以及各种炎症,包括皮炎、皮疹等。另外,脾是生痰之源,是管湿气的,如果湿气多了运化不出去,就会变成痰饮。所以,要从根本上解决生痰的问题就要健脾。
 
 

3、承山穴

取穴方法:
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,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,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。
取穴原理:
承山穴是最有效的祛除人体湿气的穴位,承山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上,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,所以,刺激它能通过振奋膀胱经的阳气,排出人体湿气。大多数人,只要轻轻一按他的承山穴,都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,这都是因为体内有湿的缘故;而按揉承山一段时间后,我们会感觉身上微微 发热,这就是膀胱经的阳气在起作用了,身上的湿邪,正随着上升的阳气向外发散。
 

4、丰隆穴

取穴方法:
小腿前外侧,当外踝尖上八寸,条口穴外,距胫骨前缘二横指(中指)。
取穴原理:

丰隆穴配合足三里,长期坚持施灸能健脾祛湿。丰隆穴是人体的一个穴道,本穴位处胃经下部,气血物质为汇聚而成的天之下部水湿云气,为云化雨降之处,气压低下,胃经及脾经天部水湿浊气汇合于此,所降之雨又分走胃经及脾经各部,有联络脾胃二经各部气血物质的作用,故为足阳明络穴。故艾灸本穴有很好的健脾祛湿之效。

施灸方法(灸具灸):
以上穴位依次施灸,点燃龙凤灸艾柱一端,将另一端插在柱针上,调好风门,把灸炉放在麂皮绒虑烟布套中,把灸炉固定在施灸穴位上,即固定不动,可随热感、时间调整艾火与皮肤的之间的距离,每次施灸20——30分钟左右,以灸至局部皮肤红晕为度。
2020年7月21日
浏览量:0
收藏

News Information